《生于1984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文明小说wenmingxs.com
就好像现在,他穿着一件长袖衬衫,显得有些消瘦,还带了一副眼睛,分明想要平平无奇,但给人的感觉,就是很难不注意到他
“小许,又见面了最近怎么样”陈导明先开口对许辉说道。
“托您的福”
“老炮儿这个剧本不错,你是怎么想到的”
“这是三年前的本子了,当时想自己导的,后来发现自己对京城文化没有那么了解,刚好碰到了管唬导演,就把这本子给他了”
坐下来,许辉开始讲述有关老炮儿这个本子的事情。
这帮人能看上这本子很正常,说的本来就是这帮人的事
老炮儿这个本子恰到好处的瘙到这帮京城老男人的痒处了,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,这让他们内心深处关于“情怀”的某种情绪得到了发泄的机会。
京城老男人这帮人都比较有特点,他们大部分人都有过京城大院生活的经历。
在动乱的年代,大院子弟受到父辈权力的庇护,童年享受着很多便利,可以有机会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书籍、文艺品,甚至政治八卦。
和生长在胡同的同龄人相比,他们更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思想,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精神上,他们都自带着一股优越感,所以这些人的品常常以现实主义为题。
最明显的例子是姜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讲述的故事,主人公马小军的父亲常年在外,没有人管教的他在大院里结交了一群哥们,他们逃课、打群架,“混街”成了他们这伙人的生活主题,当外面的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时候,这群人却在自己的田地里享受着阳光灿烂的日子,不食人间烟火。
所以这些人喜欢谈情怀,品再赚钱、再充满铜臭味,都是要有情怀的。
私人订制口碑不好,冯晓刚和媒体以及网友们对喷的时候,就强调:“你们认为我的东西不好,是你们没有情怀。”
说白了,这帮人,特别的矫情
而且抱团
说实在的,如果导演不是管唬,换了许辉执导,真不一定能邀请到冯晓刚
想到冯晓刚,许辉有点奇怪的看了他一眼:“冯导不是忙着筹备春晚吗怎么得闲”
春晚哎,那么浩大的工程量,为总导演,冯晓刚估计应该焦头烂额才对。
虽然历史上,这一届的春晚被人各种诟病,被称为华艺的年终聚会,但毕竟是春节联欢晚会,想想公司的年会都需要各种彩排
“我算是误上了贼船,原本想着没尝试过,玩一把,现在知道了,这玩意它就是国家定制,很多东西,就是没有办法”
又戳到冯晓刚内心了:“在一次领导审查,把所有的节目都给否决了我特么的都想尥蹶子不干了”
“比拍电影还难受”
“拍电影咱们还能有个创空间,虽然空间比较小,这玩意完全限制了,丫”
冯晓刚越说越激动,郑小龙看了他一眼,后者果断住嘴,陈导明接上话:“来,咱们聊聊老炮儿这部品吧,你觉得谁适合六爷”
“这应该是管唬导演考虑的问题吧”
许辉有点奇怪的看了看陈导明。
话说老炮儿剧本给了管唬,那就是他的品了,现在跑来问许辉
管唬轻声咳嗽了一下,总算有人意识到他这个小字辈的存在了:“我跟徐导商量过了,都觉得晓刚导演挺适合六爷这个角色”
“什么”
正文第一百四十一章生活是生活,电影是电影
老炮儿上映的时候,有观众说了为什么不让陈保国演六爷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